• 成都在线二维码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成都:一座70岁火车站的谢幕和起航

来源:

成都商报
2023-01-03 11:19:21

改造前的火车北站最后一趟列车T126次列车驶出站台

  随着2022年10月10日晚,最后一趟列车驶离站台,火车北站这座运行70年的车站正式停办客运业务,进入改扩建时间。目送列车消失在夜色中,站完最后一班岗的员工们,陆续走到站前广场,对站厅招牌上闪着红色光芒的“成都”二字招手、告别。

  一座十几万平方米的火车站,每年要承载起千万乃至上亿的人口流动,其中的悲欢离合组成一方土地的记忆。

  火车北站与2022年一同落幕,但一个崭新的车站,将随着时间的行进、带着更大的使命归来。

  最后一夜 “再见,成都!”

  10月10日22点30分,在熟悉的站台上,T126次绿皮车即将远去。53岁的司机李全坐在驾驶室内,这条线他每年要跑二三十次,但这晚的心情不同——作为最后一列从火车北站始发列车的司机,他要为这里画上一个句号。不久,这里的一砖一瓦将一一拆除,一场大改造即将到来。

  借着车头的灯光,两条银色的铁轨延伸到浓稠的夜色中。李全心里充满不舍,还有三年就要退休的他或许再也不能从这里发车,窗外的一草一木不会再见。

  灯光明亮的车厢内,591位乘客将和他一同出发。一些人正把大包小包塞进行李架,一些人讨论着远去之地挣钱多少,一些人正和家人打着视频电话,各种方言交替传声。

  乘客李先生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踏上这段路途。20岁出头时,他怀揣着凑来的500元钱,从火车北站一路南下去广东打工。30年来,火车北站里有他来来回回的青春。从前“人山人海,挤都挤不动”,而此刻窗外的站台上,已经寂寥无人。两相对比,似乎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谢幕。

  铁道的道口工作人员丁君,坚守在属于他的东道口处,维持着在这儿拍照留念人员的秩序。春去秋来,他迎来一辆又一辆列车,又一一送它们安全远行。这一晚,他将为T126提供属于火车北站最后的守护。

  丁君希望“火车北站可以到永远”,但作为一个铁路人,他相信车站的改造可以让旅客更安全方便地出行,这是他们这些铁路人最希望看到的。“北站的最后一车是由我送出去的,我很荣幸。”这是这位即将退休的老员工朴素的告白。几十年来在铁道边的经历,让他感觉到一种真切的幸福。

  22点35分,候车厅内不再有旅客走出,火车迷和铁路职工来到车头附近,举着手机和相机,等待着捕捉火车开走的瞬间。

  22点47分,机头指示灯亮起,标志着可时刻发车。“T126次列车可以发车。”守在机头旁的值班员手中的对讲机响起。22点49分,司机李全打开窗户,向站台上守着的人最后告别:“再见,成都!”笛声鸣响,列车缓缓启动,车轮和铁轨撞击的哐当声渐行渐远……

  时间似乎一下子放缓了。70年中第一次,站台上高悬的时钟失去了意义。一秒钟过去、一分钟过去,已没有太大区别,流动的将从此静止,喧嚣的将归于平静,末班车已经远行。

  离别之所 亦是希望之地

  每个时代都有一部关于火车站老电影,一帧帧闪回城市的记忆。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火车北站建成投入运营。一列列火车,奔跑在铁轨之上,南来北往。上世纪70年代,随着成昆铁路开通运营与宝成铁路电气化改造投运,火车北站的旅客接送量、发送行包量实现翻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蓬勃生长的城市吸引着大量人口涌入,也让一批批成都人走向远方。

  无论是到达还是出发,火车北站是许多人的第一站。赤手空拳抵达的人可以在这里快速流转,即将远行的人可以在这里安放一缕乡愁。

  20多年前,25岁的李磊在遂宁老家种地,偶然听到老乡说,成都打工的报酬高,他默默记在心里,第二个月就背着牛仔大包坐上了火车。之后的生活,以此为原点展开。铁路带来的人流量激发了市场活力,“火车北站商圈”乘势而起。他在荷花池批发市场摆摊卖起了小商品,晚上就睡在摊位上。凌晨3、4点,陆陆续续前来拿货的外地客人点燃市场的活力。此后,大包小包,相继被塞进火车的车厢,流向别的城市。

  春运时节,排队购票的队伍常常从售票口排到荷花池。为了最早买到回家的车票,不少人选择就近过夜。站前的成都大饭店、长城大厦、九州宾馆,价格和名字一样高级,也可以去五块石客运站后面的小巷子,一大排小旅馆,简陋但实惠。但还是有人背靠行李袋子将就坐到天亮,有人在简陋铺就的报纸上沉沉睡去。广场上、天桥下、大街边,“摸黑赶路的时候,总会踩到几个人。”

  近十年来,我国铁路越修越多,速度越来越快,条条大路通家乡。可选择的车多、路多、班次多,“一票难求”的情况渐成历史,席地而睡的旅客早已不见。从连夜排队买票,到代售点取票,到自动售取票机,到网络购票、电子客票,更迭的景致背后是更顺心的归途。

  然而离别,仍是这里不变的主题。因这一层底色,火车北站是城市中情感最稠密、复杂的一隅。成都姑娘许淇思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虽不富裕,但足够温馨。每到过年时,两位老人执意把她送上南下的火车,去和父母团聚。她不愿意,父母已各自有了三口之家,自己岂不多余?二老总说,如果我们走了,父母就是唯一的亲人。

  临近大年三十,爷爷奶奶就会打包好土鸡蛋、自家晒的萝卜干,给她塞上压岁钱,送她去火车北站。他们被拦在检票口外,不断地向她挥手告别。乌泱泱的人群里,他们穿着肥大的棉衣,佝偻着身躯,笨拙,矮小。

  许淇思赶紧扭头,走到候车厅深处。一片喜气洋洋的过年氛围中,她不敢想两位老人怎么度过阖家团圆的时刻。这么冷的天,他们肯定还是走回家的,舍不得打车。想着已是热泪盈眶。她似乎理解了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是永恒的作品。因为在告别的时刻,他写的不是伟大,而是卑微、笨拙的亲人之心。不是多么了不起的故事,都是平凡人生中那些脆弱的时刻,敲打着游子的心灵。

火车北站改造项目现场

  一场改造 一座车站的再次启程

  人会老去,建筑也会。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火车北站也需要与时俱进,更新换代。停站和扩能改造工程,终于在今年深秋尘埃落定。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候车大厅屋顶的“成都”二字,是上世纪80年代初,车站为新站房寻找题名时,采用的郭沫若当年为武侯祠题字的笔迹。今年11月3日,随着吊车缓缓升起机械臂,这块招牌被吊离屋顶。

  二楼候车厅里长36米的《蜀国仙山》壁画有38年历史,画面以峨眉山为中心,有雄伟的成昆铁路线、都江堰水利工程,远处皑皑雪山,仙鹤在云端飞舞。站房正面的大时钟重约100公斤,已经工作近15年。这两样物品拆下后,已被成都铁路局永久收藏。

  接着,站房外墙玻璃也被一块块击碎,露出了这座庞大建筑内部的筋骨。挖掘机不停地作业,用破碎头逐层凿除混凝土结构,让主体“一点点垮落”。

  12月下旬的时候,只剩下一副大门的骨架坐落在废墟之前。中铁八局集团成都车站项目工程部部长周宗杰介绍,团队正在研究拆除方案,让支撑大门的12根金属柱“有序”倒下。当这些柱子倒下后,火车北站站房就会变为真正的平地。从1952年车站投用以来,70年来第一次,站在广场上向北边望去,可以畅通无阻地看到远处的城景。

  就在这片平地下方,一个新的成都站正在孕育。改建后的车站,将成为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于一体。还将在南北向新增3条主干道、东西向新增2条主干道,改善周边以“堵”闻名的交通。并且,随着成渝中线高速铁路的建设,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间将会迎来最顺直、最高效的直连通道。这里也将成为这条高速铁路的始发站点。

  根据规划,东西两侧站台屋顶上,将建设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屋顶公园。建成后,可以边逛公园边候车,火车北站将从“怀旧”站变为“现代化”的时尚站点。扩能改造后的车站将更便捷、更高效、更漂亮,足以担得起整座城市的形象名片。

  而“火车北站”这一名字,将注定只属于这个正在“消失”的车站。虽然车站建成之初就叫“成都站”,因地处城北,一直被市民亲切地称为火车北站,以至于许多人对成都站的名字感到陌生。

  今年10月,火车北站进入关站倒计时后,陆陆续续有市民前来送别。喜结良缘的车站员工来这里拍婚纱照;退休10年的老职工专门穿上红衣送别这个“老朋友”;“00后”火车迷买了最后一天的火车票做纪念……

  李磊仍然在做小商品生意,他的家也安在车站附近。随着今年女儿开始工作,他开始考虑退休的事。他赶着闭站当晚前来,走在空荡的广场上,20多年前自己挤火车来成都的时光仿佛还在眼前——令人窒息的车厢、望不到尽头的队伍、站台上踩掉的鞋子、艰辛种种……但不知道为什么,回想起来的总是一些快乐的小事。

  早在扩能改造前,新的交通枢纽站稀释了北站的人山人海,曾经的地标火车站不再鼎沸。李磊知道,火车北站不会消失,只是慢慢老去。时间的脚步很快,这是一个绿皮火车不再盛行的时代,高铁动车已经上路,坐飞机不再奢侈。然而如果要讲述无数家庭在成都生根开花的故事,就无法越过火车北站。它告诉人们,回忆的滋味是难以忘怀的。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它有关。一条条细长的铁轨穿城而过,从五湖四海带来雄心勃勃的奋斗者,也将成都的儿女运往新生活的起点。千万人的来来往往,都在它的安静注视下永恒流转,生生不息。在寂静无声中,它接纳着每一个人,孕育着天府之国无穷尽的故事和回响。

  “火车北站”,未来,再见!

  记者 杜玉全 实习记者 张芷旖 李毅达 摄影记者 王勤 陶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大运在线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党建在线查看更多+

政务在线查看更多+

热门专题

  • 图文组件

公益在线查看更多+

健康在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