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来源:
▲活动现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和青年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讲好时代大思政、激发网络正能量、建好社会大课堂,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四川省委网信委主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10月14日在四川大学举行。
邀请青年榜样、名师大家 与青少年网民同上大思政课
本次活动紧扣“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主题,以“校长开讲”为序篇,“锦水含章”“源浚流长”“青春登场”“万千气象”4个篇章依次展开,邀请青年榜样、名师大家与广大青少年网民同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网上网下大思政课。
“校长开讲”序篇中,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用“小我”书写强国“大我”的奋斗故事,勉励当代青年用青春和汗水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锦水含章”篇章中,《江姐在川大》编剧冉诗媛、四川大学“江姐班”学生代表张钰、“江姐纪念馆”设计者段禹农、第4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蒋艳和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队长黎海超等结合工作学习实践,讲述了传承江姐精神矢志报国、援外抗疫展现大爱、创新赋能文博考古故事。
“源浚流长”篇章则跟随总书记的文化足迹探寻古蜀道、三苏祠精神密码,倾听“网生代”传承文化血脉的青春激情,激扬青年文化自信。
在“青春登场”篇章,思政教师王雪超与“春运母亲”照片主人公巴木玉布木和拍摄者周科等,为青年学生上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感召广大青年树立“顶天”理想、踏实“立地”行动。
“万千气象”篇章中,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章东新、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刘扬声、亚运冠军谢震业和王思雨、“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友人一起分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如潮,广大师生共同歌唱祖国,砥砺强国有我的报国之志,纷纷表示要牢记教诲、主动作为,厚植爱国情怀,练就本领才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青少年群体中入脑入心
将开展“青春大讲堂”系列活动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成都市将用好大思政课,团结在蓉大中小学师生,进而赋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开展“青春大讲堂”系列思政活动。
据了解,“青春大讲堂”思政活动将通过建立“思政资源库”,创新开展“青春大讲堂”“青春大实践”等系列活动,强化互动引领,引导学生感悟党的理论思想伟力,讲述城市发展故事,通过亲身实践厚植爱国之情、坚定强国之志、砥砺报国之行,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其中,“思政资源库”将以百名先进典型人物、百名专家、百名教师、百名讲解员、百所学校为思政课的中坚骨干,广泛建立城市级思政资源库,搭建“大中小思政课”师资共享平台,打造全国思政育人融合发展标杆。
“青春大讲堂”将吸纳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广泛的社会场馆、高校校友资源、青少年思政工作部门、城市智库等,连通校内外,创新打造全新的城市思政名片。
该系列活动将会每月在成都高校轮流举办,采取现场讲座、文图、海报、短视频切条、线上直播等多形式传播,让思政课在青少年群体中入脑入心。
另外,成都将开展“从成都出发 行万里中国 看万千气象”全国高校大学生大型行走调研实践活动。
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不仅重要且作用不可替代。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几个根本问题。“思政课不仅要上好,更要追求课程的创新,用更贴近青年人的方式,为广大青年厚植家国情怀,让不同时代的青春精神一脉相承,发扬光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宇欣 彭惊 戴佳佳 摄影记者 陶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