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来源: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新年伊始,连日来,我市各区(市)县党委相继召开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瞄准新目标、落实新思路、谋划新举措、描绘新蓝图,全力以赴聚焦重点、攻坚突破,持续优化拓展智慧应用场景,推动智慧蓉城建设提质增效。
▲市民归还共享单车时,手机上弹出指定区域提醒
规划电子围栏
定点还车入栏结算
在锦江区马家沟路,当市民归还共享单车时就会在手机上弹出“指定停车区”的窗口提醒。窗口上也会显示一个“P”字母的蓝色框,引导市民就近选择。
“在锦江区马家沟路和静沙北路,我们科学规划了电子围栏,全面实施‘定点还车,入栏结算’。”哈啰单车有关负责人表示,电子围栏以“北斗+GPS高精准定位”技术为基础,在及时掌握车辆是否停入指定区的同时,在街区内增设12个规范化导视牌,让停放点更加一目了然。
“牢牢抓住‘智慧化’这个关键,努力实现城市治理高效能。”1月5日,锦江区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接下来,锦江区将健全智慧应用场景体系,加快“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特色应用场景建设,全力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城市“大脑”
“一网统管”基层治理
1月8日,记者走进龙泉驿区龙泉街道书南社区,这里的每一个小区出入口都安装了智能设备,居民不用刷卡,只需进行面部识别就可进入小区。将视线再转到大运直联通道,作为连接龙泉驿区主城区与西河、十陵片区的重要道路,目前已通过智慧道路建设实现了前端综合感知、智能数据分析和业务精细管理。
类似的场景在龙泉驿区还有很多,这都源于一个“一网统管”的基本载体——龙泉驿区智慧治理中心,堪称龙泉驿区的城市治理“大脑”,与遍布城市各个器官的“神经元”互联互通,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目标,构成一个可观、可管、可指、可防的完整体系。
1月5日,龙泉驿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聚力重赋能强实战,在推动治理能力提升上提速提质。龙泉驿区将坚持智慧赋能、双线并进、共建共治,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政务系统上云
实现资源统一管理调度
辖区企业成都千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业务云化改造,由以前单点服务运维转变为不同客户、不同地点、全天候统一运维服务,提高了对居民用气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智慧平台将客户服务响应速度提高了2倍,运维工作量减少了60%。”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用数字化手段,让本土制造企业更强。”1月8日,双流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明确将提升双流区“上云用数赋智”水平,优化双流区政务云体系架构,深层次推进各部门政务系统上云,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调度,支撑各部门互联互通、业务协同,进一步推动政务数据开发与利用。
AI赋能安全治理
拓展应用场景30个
“叮……”青白江区大同街道新峰社区网格员李雪手机接到了一条金同华庭小区6栋804号的燃气报警信息,她立即呼叫安全顾问一起上门核查。“谢奶奶,你一个人在家烧水莫忘了关火,容易导致燃气泄漏。”李雪对独居老人谢继学说道。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是青白江区针对独居、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配备的智能设备吹哨系统,通过线上和线下联动,建立“AI告警—平台自动派发—网格员上门(告知家属)”事件快速响应机制,实现燃气安全预警事件20分钟内高效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青白江区在燃气安全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收集居民意见,围绕智慧民生、智慧平安、智慧党建等方面,集成车棚热感应、电梯梯控、智能水表等21类AI和物联感知识别预警系统,拓展“数字吹哨”应用场景30个。
1月8日,青白江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不断推动建设全时段、全人群智慧化服务场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粟新林 李柯雨 陈方耀 王丹 受访单位供图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