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在线二维码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成都超越武汉已成定局

来源:

成都在线
2021-01-19 11:49:47

相信去过成都的人,无论是从饮食还是其他方面,都能真实感受到这座城市火辣辣的热情。而成都作为西部一颗耀眼的星星,经济总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十,与中部的大武汉竞争水深火热,十分胶着,从2016年到2018年,成都GDP均超武汉;甚至2019年上半年,成都与武汉的名次也是如此,但到了2019年全年排名,成都虽然依然是第八,但武汉却从第九跃至第七,一举反超成都。

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武汉的经济受到重挫,年初预测成都赶超武汉基本已无悬念。现在预测数据出来,成都逼近18000亿,武汉未达17000亿,看来已成定局。

01成都与重庆没有可比性

成都与重庆,这两座城市就像西部的两颗双子星,闪耀在中国大西南的夜空,二者长久以来经常被人拿来对比。

关于 “西部第一城”之争,网络上从未断绝。有人认为是重庆、有人说是西安,有人认为是成都,理由自然各有倾斜。若从经济角度,重庆2019年GDP位居全国第五位,超过2万亿,已经直逼广州;西安则是从历史地位的角度,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不过其经济总量偏低,2019年GDP仅8000多亿,差不多是成都的一半,排名也在佛山、泉州、南通之后;而成都,可是鼎鼎大名的“蜀国”,唐宋时已经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比经济总量,有失公平。重庆是直辖市、超大城市,面积几乎是成都的8倍,人口是成都的2倍。即使成都GDP比不过重庆,但这几年的影响力、美誉度、经济发展潜力令人惊叹,2019年央视还专门报道成都连续11个季度增速超8%的秘密。

02成都与武汉,谁更强?

成都和武汉,因为经济总量相似,也经常被拿来对比。虽然成都多年来基本上排名都是在武汉前面,但2019年被武汉反超了。

武汉,作为中部最知名最重要的城市,坐拥三镇,水网密布、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在长江经济带,如果说上海是龙头,那武汉就是龙腰。清朝末期,汉口镇还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民国时期,武汉的地位更加突出,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武汉要担负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重任。“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国家级城市群。长沙、南昌都被纳入进来,成为副中心。

“荣耀属于千万市民,功劳归于武汉人民!”2019年是武汉的“高光之年”,首先武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精益求精,向世界奉献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军体盛会;其次,武汉市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营商环境显著改善,跻身全国前十、中西部第一,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

成都与武汉GDP不相上下,在产业方面,2019年,成都外贸总量首次超越重庆,成为西部第一。2019年37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实现增长,石化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均增长10%以上。

作为休闲之都,成都的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50%,达64.4%;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中西药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0%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分别增长144.3%、134.3%、43.1%。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首店”经济发展迅速,新增落户首店473家,增长136.5%。其中,全球首店、中国首店57家,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03成都胜在城市营销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在2019年发布的《“世界新增长城市文创魅力”调查报告》中,对标墨尔本、新加坡、多伦多等城市,认为成都将会是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比起武汉广为知名度的长江大桥、黄鹤楼以及东湖、武大的樱花,成都,在城市形象宣传、营销造势上可谓棋高一着。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成都紧跟潮流,利用美食资源、熊猫资源等打造营销出一个不同于传统一线城市概念的新网红城市。用互联网语言来说,她拥有“热搜体质”,“自带流量”。

成都营造出一种“慢城市”的感觉,悠闲、年轻,可以让你来了感觉时间都会停止。在996的压力下,快节奏、挤地铁的生活压力下,美食成都、火锅成都、熊猫基地成都,成了无数年轻人向往的理想城市。

确实,放眼看来,作为作为中国西南部省会城市之一,整个西南地区协同发展的领头羊,成都有这样一个天然的地理优势,四川也倾全省之力扶持成都,资源倾斜,在经济发展+城市营销两驾马车的有力拉动下,成都未来的知名度、美誉度、经济发展程度都只能会越来越向上。

从成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可以看出,目前成都正在发展创新经济的同时,努力“擦亮”宜居宜业宜商宜旅的城市名片,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打造一批国际范、天府味绿道场景品牌和“ 网红打卡点”等等。

招商引资都可以模仿、复制,发展新经济新产业也都是各大城市摩拳擦掌正在做的,而网红城市、年轻人爱来的城市,或许是成都与其他城市最大的差异化竞争力所在。(来自:城市论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大运在线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党建在线查看更多+

政务在线查看更多+

热门专题

  • 图文组件

公益在线查看更多+

健康在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