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来源:
雨后,晨曦尚未褪去,太阳只在薄薄的云层中透射出光芒。
11月5日上午7点半,凉山州西昌市的凉山民族体育场已是热闹非凡,仿若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聚拢。相聚只为一场盛大的庆典——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暨主题文艺演出。
这一刻的喜庆热闹,折射的正是过去70年的不平常。
70年光阴,见证凉山热土的辉煌巨变。从奴隶社会迈入社会主义社会,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两次历史性跨越,凉山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
70年光阴,沉淀各族儿女的情深谊长。538万凉山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埋头苦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70年光阴,照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凉山儿女正全面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凉山正阔步而来。
欢腾、感恩、奋进。新时代的凉山,风华盛、正青春。
欢腾
欢歌乐舞 展现70年跨越巨变
上午9时许,在激扬的《歌唱祖国》旋律中,国旗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国旗首先入场。紧随其后,凉山各族儿女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欢快入场。
宁南儿女敲响锣鼓来了,铿锵有力、鼓声震天,迈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坚定步伐;藏乡木里带着牦牛和歌舞来了,欢快的舞步,踏出藏族阳光向上的幸福节奏;盐源带着泸沽湖的山水来了,用蓝绸带模拟泸沽湖水,身着盛装的演员们在“湖边”大声喊出“泸沽湖欢迎你”……这是一场喜庆的盛会,也是凉山17个县(市)民俗风情和发展成就的集中展示。
“精彩,演出了咱们凉山人的精气神!”观众席上,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兼作战训练科科长董晓伟不停拍着巴巴掌:“这些年凉山的变化太大了,说也说不完!”
这也是538万凉山儿女共同的心声。70年沧桑巨变,凉山实现从奴隶社会直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两个“一步跨千年”的伟大跨越。
两年前,这里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10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1月,大凉山深处开出首趟动车,凉山步入动车时代。更多的变化在发生,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白鹤滩水电站等大国重器拔地而起,交通条件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族人民手足情深,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感恩
群众联欢 凉山永远跟党走
上午10时许,“嘱托暖人心 感恩再奋进”主题文艺演出拉开帷幕,演出分序幕、红色传承、绿色崛起、金色未来和尾声,近2小时的演出里,体育馆成为欢乐的海洋。
嘹亮的歌声中,身着凉山14个民族传统服饰的演员们护卫着一面旗帜昂首走来。镜头拉近,旗帜上“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几个大字清晰可见。“在彝海结盟纪念馆,我们看到了这面象征着民族团结和民族解放希望的旗帜,将它复制出来,在演出中亮相,这也是一种传承。”文艺演出执行总导演任胜说。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共产党瓦吉瓦、习总书记卡莎莎”的歌声响彻整个会场。
欢快的歌舞一浪高过一浪,舞台右侧一支特别的队伍走向舞台中央。当解说词道出他们是100名帮扶干部代表时,全场掌声雷动。
“帮扶干部将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有的甚至牺牲在这里。在这欢庆的时刻,这是向他们致敬。”文艺演出总导演、总撰稿秦新民说。
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走在队伍前面。“我是幸运的,有幸参与并见证凉山巨变,更有幸作为帮扶干部代表登上这个舞台。”演出结束后,李凯感慨万千。
这场盛大的演出里,有许多普通凉山人的参与。
“为了今天,我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和首饰都拿出来了。”金阳县56岁的阿妈瓦其依史早上6点就来到场外等候,“我参加过凉山州成立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的庆祝大会,这次最隆重、最高兴!”
在这场7500余名演员参与的表演中,不少人是普通的农民、工人、学生……这是凉山人共同的节日。
奋斗
向未来 凝心聚力再起航
在“绿色崛起”篇章,经过精心装饰的一辆辆三轮车开进了现场。车上满载盐源苹果、会理石榴、普格黑猪……凉山州17个县(市)纷纷亮出最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共享丰收的喜悦。
当前,安宁河流域被委以“天府第二粮仓”重任,凉山正着力描绘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如歌曲《金不换银不换》中所唱,“绿水青山来作伴嘛,金山银山也不换”。凉山正突出做好特色农业、资源能源、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
孩子,象征着未来。
不少细心的观众发现,入场式上有一支由孩子们组成的“未来之星方队”,身着彝族传统服饰的孩子们步伐轻快,昂扬向上。“身在好时代,不仅生活条件更好,也拥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更大舞台。”共青团凉山州委副书记阿吾木牛说。
向未来,凉山儿女满怀期待。
土生土长的彝族儿郎阿吾木牛看完演出,眼角有些湿润。他说:“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凉山儿女更要为灿烂的未来接续奋斗!”
李凯带来了三河村的好消息。“回到村里就要忙长征干部学院实践教学点的事情了,今年底就要正式开始运行。”
不知何时,早已红日破空,阳光洒向会场,也照亮未来可期的新凉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