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在线二维码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民主协商“议”起来 治理共识“聚”起来

来源:

成都在线
2025-04-10 11:33:26

——邛崃市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

邛崃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成都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以民主协商为切入点,搭建立体式协商平台,创新闭环式协商机制,构建多元式参与格局,着力凝聚治理共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形成了“群众事群众议、大家事大家办”的良好局面。全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5%,群众满意度达98%,基层治理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一、搭建“立体”协商平台,打通民意汇集渠道

通过阵地全域覆盖、技术数字赋能、场景特色融入,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民意表达渠道。一是全覆盖建强阵地。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村级“邻里议事厅”189个,在乡村集中居住区、老旧院落等治理难点区域增设“爱邻议事角”200余个,全覆盖建立“政协委员会客点”和“政协委员联络站”,实现协商阵地的全覆盖。二是数字赋能拓路径。打破传统协商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依托小区(网格)微信群、天府市民云、“崃生活”小程序等平台,拓展线上议题收集渠道,用活成都市信访信息系统,规范登记、受理、转送、办理人民建议,做好日常数据更新与共享。三是特色场景促融入。强化“有事来协商”平台场景实效,整合委员力量,围绕村庄产业、经济、文化等发展需求,开展天台山镇高兴村、平乐镇金河社区、南宝山镇直台村等乡村振兴跨界协商、跨层级协商;创新打造“树下议事”“‘五老乡贤’议事”“商圈共治议事”等场景化协商模式。

二、创新“闭环”协商机制,提升共治决策质效

以“议题精准化、流程规范化、问效常态化”为方法,构建全链条协商工作机制,确保群众意见“提得上来、落得下去”。一是精准立项机制。建立“三筛三定”议题生成机制,通过网格初筛、村(社区)党组织复筛、村(居)民议事会投票终筛确定重点议题,按照“定责任单位、定办理时限、定验收标准”推进实施。2024年确立环境整治、物业服务、公共设施优化等重大协商议题430个,推动实施民生项目135个。二是规范议事规程。规范建立镇(街道)—村(社区)—小区(院落)三级议事协商导则,深化运用“九步议事法”(议题收集—议题筛选—议题确定及公示—组织专题调研—会议召开—协商结果实施—跟踪监督—结果公示—资料归档),进一步明确议事协商时间、载体、人员、范围、流程,搭建专家智库、社会组织参与重大议事平台,提升决策专业性。三是全程跟踪问效。构建“协商—落实—评估”闭环链条,建立“三单管理”制度,协商形成“建议清单”,责任单位制定“任务清单”,群众代表组成监督组形成“评议清单”;建立“季度通报制”,对村(社区)党组织协商议事的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协调解决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议事成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构建“多元”参与格局,激活治理主体动能

以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为牵引,通过分层分类动员,形成“骨干引领、专业支撑、全民参与”的多元共治的生动局面。一是社区骨干带头议。建强以1255名“两委”成员、2357名村(居)民小组长、98名业主委员会主任、190名网格长为主体的“协商带头人”队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准确传达居民诉求与意见,带头宣传协商成果,动员居民配合协商事项落地实施。二是专业力量协同议。注重把“群众要什么”和“专业力量有什么”高效对接起来,统筹链接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群团组织等各方资源,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为基层议事结果转化提供点单式服务,借助司法、商会、律师等社会力量,为居民议事提供专业化指导。三是全民参与常态议。设立“爱邻议事日”,每月20日固定开展协商活动,营造“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的社会氛围。2024年开展“爱邻议事日”活动1500余场,议定议题900余个,落地解决600余个,交由行业部门办理13个。

四、深化“融合”治理实践,彰显协商惠民成效

坚持治理与服务并重,推动治理效能转化为民生福祉,实现“矛盾少、资源活、民心聚”的良性循环。一是矛盾化解在源头。建立“未诉先办”机制,刚性落实“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制度,探索羊安街道界牌村“五老+1”调解模式(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老干部,专业律师),通过前置协商化解矛盾,累计巡查发现解决问题3000余件,24小时办结率达90%以上。二是资源整合增效能。统筹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和社区自治组织力量,整合社区保障激励资金议事协商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近340余万元;探索集体经济反哺社区治理机制,桑园镇向阳村、大同镇马湖村分别建立“442”“433”利益分配规则,将集体经济收入按比例协商反哺小区治理,实现以“小投入”撬动“大治理”。三是民心凝聚促长效。创新“议事协商+”模式,将议事协商与移风易俗、廉洁村社建设、集体发展等深度融合,充分尊重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个人智慧与诉求的表达愿望,讨论制定《金河社区风貌管控公约》《冉义社区绿化认领协议》居民自治条款30余条,开展“最美庭院”“诚信商户”评选、“清廉家风”系列主题活动140余场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大运在线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党建在线查看更多+

政务在线查看更多+

热门专题

  • 图文组件

公益在线查看更多+

健康在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