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在线二维码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20余个节目将再现红色百年

来源:

四川日报
2021-06-23 09:48:08

6月21日,“巴蜀儿女心向党”——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正在紧张排练中。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向宇摄

6月25日晚,“巴蜀儿女心向党”——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将在省体育馆启幕。近日,记者在演出彩排现场了解到,此次演出的20余个节目艺术化地再现红色百年,既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又具有鲜明的四川特色。

此次演出汇聚全省2000多位演职人员,节目编导梁樱子介绍,有不少节目讲述四川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的故事。比如情景朗诵《一封家书》,就讲述了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出生于四川宜宾,1936年英勇就义。在牺牲前,她曾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歉疚和期望。作为一名革命战士,她无畏于牺牲;作为一名母亲,她不舍于孩子。两种情感交织在这篇短短的家书中,使得这封短信力有千钧。

为更好展现这种情感,演出专门选了四位年轻舞者,演绎赵一曼人生的四个阶段。“当她刚加入革命时,舞蹈是阳光活跃的;当她初为人母时,舞蹈增添了一份慈爱柔情;到她叱咤东北抗日战场时,舞蹈风格则变得铿锵有力;到了就义这一阶段,舞蹈变得愈发英勇,展现她的无畏和无悔。”

“国家一级演员董凡将配合舞蹈,把这篇家书娓娓道来。”梁樱子透露,为增加节目感染力,他们还将孩子戴的虎头帽这一道具运用进来。

此外,舞蹈《飞夺泸定桥》、川剧戏歌《花开天府》、歌舞《歌唱二郎山》、诗朗诵《火红的攀枝花》等都具有鲜明的四川特色。“还把不少大家熟悉的民歌进行改编,让老民歌以新面貌出现。”音乐总监彭涛介绍。

晚会总撰稿潘勇、文字吴瑜婷,还用“大与小”“虚与实”“多与少”三对关系,对整台演出进行剖析。面对较为宏大严肃的国家层面题材,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就要在大方向上准确把握国家层面的党史故事,并聚焦“四川”。“虚与实”则要求演出内容要具有真实性,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同时又要进行文学化、艺术化的提炼,避免陷入太具象的“报告式”表演中。而在“多与少”方面,演出团队尽可能把各种多样化的舞台元素调动起来,同时又要在美学处理上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成都在线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成都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大运在线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今日在线查看更多+

党建在线查看更多+

政务在线查看更多+

热门专题

  • 图文组件

公益在线查看更多+

健康在线查看更多+